6/4(五)雨傘
 
 
情緒一直受到有話不能坦白說而影響...
 
每日生活中發生的某件事總會牽引到下一件事。


只能說,當自己的『坦白』被『接受』後的感覺真好。


我發現很多事情除了要學會坦白,要學


經常接收到別人的坦白...
 
在那當下而直接表明自己的感受,
 
面對別人炫燿式坦白、悲情式坦白、求救式坦白、冷嘲熱諷坦白,
 
一定有什麼感受想回應...
 
然而這些感受有可能隱藏或是直接表現出來,甚至這些感受是不悅或批評。


在表現出不悅或批評之前,如果自己試著願意表現出『接受』的模樣,
 
我想,是不是也能得到更多的『坦白』。
 
 
 
 
下午淑惠經理打電話找我..
 
一小時後,我才回電...
 
她的來電...只是捎來關心的訊息給我...
 
 
    
 
 
 
其實不用刻意去改變什麼
 
也不用刻意去掩飾什麼...
 
 You didn't do amiss what matter ...
 
 
 
 
只是當我知道對方急著想掩飾些什麼的時候...
 
我覺得沒那個必要...
 
BE own host good...
 
Don't need to engrave to want to explain what ...
 
 
而且我總是會知道.....
 
      
 
 
或許只是用文字吶喊出我的存在、我的感受。
 
 
這是一種紀錄。
 
 
 
紀錄了,每一個當下的深刻

我寫,故我在。

      

不是一種矯柔造作...
 
更不是一連串無病呻吟的話...

那,並不是我所想要的。

文字對我而言,純粹得不容混濁。



或許,從文字著手,可以去觀察一個人。
 
總能透露出很多端倪。

你知道嗎?文字是很難假裝的。

每段文字的背後,代表著不同靈魂所帶來的精采獨白。
 
是替代不了、包裝不了...更模仿不來的。

因為,那是直達內心深處的脈動。


    


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
 
也寫不出撼動人心的題材,
 
 
更無法擁有纖細敏感的心,去編織出深刻烙骨的筆觸。

那也都沒關係呀!
 
我從來不是在創作...
 
不是在即興演出...
 
不是在尋求掌聲跟支持。

只願恣意地做自己。
 
或許不完美,但我愛上我的不完美。

     
 
 
有時候...
 
會自以為是的以自己的觀點去體會別人的意思,
 
不自覺的把自己的思考模式、想法
 
毫不保留的拿來套用在別人身上...

 
殊不知...

 

每個人的生長背景都不一樣,
 
個性與想法也有天壤之別,
 
自己單方面的解讀不僅不夠周延,
 
也造成了人際之間的隔閡。

 

有時候...


總是「主觀的」去看待別人的問題,

 

「主觀的」試圖為別人解決困難,

 

以為提供了別人最需要的幫助,

 

也不知...


在別人心中,

 

事情根本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

 

甚至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只是庸人自擾而已。


     

想想...

 

這一切很多都是肇因於自己不夠了解他人,


又太過於自我中心...

一味的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


卻忽略了尊重別人的立場。

 

    

 

「在不夠了解他人時,不要妄下斷語。」

 

在不夠了解一個人之前,千萬不要隨便去評價...

 

我想,這是人際之間最基本的尊重。

 

 

如果仍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去揣測對方心意,


只不過是凸顯了自己的武斷與不夠成熟。

 

    

 

一個主觀的想法,

 

有時候不但造成人際的對立,

 

也會讓自己陷入僵局,

 

無形中既傷害了自己...

 

更讓自己陷入不快樂的情境中。

 

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或許常常容易因為別人無心的一句話而耿耿於懷,


甚至為那句話下了千百種註解,


猶如小石頭,在內心激起陣陣漣漪,

 

搞得自己無法平靜與釋懷,等到事後了解真正的原因後,

 

不免又會在心裡犯嘀咕:


「明明不是自己的錯,為什麼將責任往身上攬?還差點錯怪別人呢!」

 

原本,別人說話時,並沒有惡意,

 

當下卻硬是被自己解讀為「神情鄙夷而且語帶風涼」,


可真是誤會大了!


    

 

有句《靜思語》說:

 

「無心去往壞處想,則任何話都是好話。」

就怕自己有心的揣測,把好話曲解成壞話,

 

搞得自己烏煙瘴氣,也影響了身旁不相干的人。


試著拋棄自己的主觀想法,

 

學習先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吧!

 

主觀會阻斷認識別人的機會;


主觀會阻斷看清事物的全貌...

     

 

如果試著跳脫自己,讓自己更感同身受,

 

就能做到真正的「體諒」,

深深「體會」對方的立場,

進而「諒解」對方的無奈。

這樣的體諒不只是「情緒上的不計較」而已,

更是「心靈上的感同身受」.....

也才能避免「自我意識」超越了對別人的關心。

   

所以

 
其實不用刻意去改變什麼
 
 
也不用刻意去掩飾什麼...
 
 
 
因為我都會知道...
 
 
 
 
So...
  
In fact don't need to change intentionally what
 
Don't need to cover up intentionally, either what...
 

If the important person doesn't know...
 
Unless personal Mo is...
 
 
 
So…

Sie...
 
Tatsächlich don' t-Notwendigkeit,

was absichtlich zu ändern Don' t-NotwendigkeitsVertuschung absichtlich,
 
irgendein was…
 
Wenn die wichtige Person doesn' t wissen…
 
Es sei denn persönlich, ist M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 Juan 的頭像
    J Juan

    J Juan的部落格

    J J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